摘要:IDC:2022年中国商业智能软件市场规模达8.8亿美元 同比增长13.8%
智通财经APP获悉,IDC数据显示,2022下半年中国商业智能软件市场规模为5.1亿美元,由于疫情线下产品交付与验收受到严重影响,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降等原因,同比增速仅为7.6%,是过去五年来的最低水平。2022全年中国商业智能软件市场规模达到8.8亿美元,同比增长13.8%,远低于2022上半年的预测数据。IDC预计,从2023年开始,企业IT投资将逐步恢复,将在2024年回归正常水平。根据IDC最新一期的预测数据,到2027年,中国商业智能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9.7亿美元,未来5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7.5%。
国内BI厂商在2023年产品重点投入在易用性提升和大模型能力融合。各厂商结合自身产品特点,在数据填报、数据准备、数据可视化和高级分析等功能模块,通过可视化配置、AI智能辅助或页面优化等方式,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的使用难度,提高产品交互体验。同时,由于2023年AI大模型的热潮,基于技术的发展和用户侧的推动,各BI厂商也在积极探索大模型技术与BI产品融合的功能和场景,通过与第三方大模型集成的方式与重点客户共同实践大模型在数据分析场景下的行业应用。
国内BI终端客户在数据分析应用层面除了部分行业头部规模化部署客户在数据素养构建、自助分析推广等深度场景有重点投入外,大部客户主要关注数据加工、报表查询和数据展示效果等传统BI功能,对于高级分析等深度场景关注较少。随着2023年AI大模型的热潮,由于大模型技术与数据查询、数据理解等场景的高契合度,引发了社会对于大模型+BI的广泛想象,现在BI终端客户对于大模型与BI产品的融合也高度关注,希望通过大模型能力帮助用户进一步降低数据消费的技术要求,扩大数据的使用范围。
未来展望
大模型+BI将推动产品能力重构。随着BI产品与大模型技术的逐步融合,大模型有望实现数据分析全流程的自动化,自主完成数据集成、建模以及分析与解读,并能结合业务情况提供行动建议。在此过程中,“BI平台”概念会逐渐弱化,传统BI平台的各项功能将依托AI原生理念围绕大模型引擎进行重构,BI平台与业务系统的界限也会被打破。这将大大提高基于数据的自动化决策和自动化业务操作的可信度和安全性,提升数据的可读性,加速数据的价值挖掘和应用效率。
数据素养继续深化。一方面,随着客户数据分析体系的进一步成熟及BI厂商的价值宣导,数据消费者将提出更多主动的、个性化的数据分析诉求和技能提升诉求,数据素养会进一步得到加深和发展,积极推动业务人员参与数据分析的过程,缩短数据价值挖掘流程;另一方面,大模型技术与BI产品的深度融合将最大程度降低数据消费者使用、分析和理解数据的技术能力要求,在技术层面使数据素养的发展不再具备技术障碍,企业的IT部门将有更强烈的意愿协同BI厂商共同推进数据素养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对数据消费者进行数据思维赋能、数据平台赋能,提高企业数据价值转化效率,降低IT部门承接数据分析需求的人工成本和沟通成本。数据由业务产生,也最终由业务直接使用。
大模型BI厂商成为行业新玩家。大模型技术为原生引擎的新兴BI厂商必将成为行业的新玩家。新玩家分为提供基础大模型能力的平台厂商和基于第三方大模型的创新BI厂商。平台厂商如百度、阿里、科大讯飞等,拥有平台化的技术优势,快速完成场景化的模型训练进行产品迭代;创新BI厂商需要依赖于第三方的商用大模型或开源大模型进行针对BI功能和场景的深度训练,前期大模型的训练成本投入较大,且BI场景与大模型技术的具体融合方式和应用场景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调研。
IDC中国软件市场研究经理李凌霄表示,中国国内BI市场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市场格局和产品体系,在兼顾传统数据查询需求的基础上兼顾深度数据分析能力,但深度数据分析是BI市场发展的深水区,产品深度和落地能力需要厂商和用户的共同推进。同时,随着大模型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平民化,未来大模型技术与BI产品的融合将打破现有市场格局,新的市场玩家将对传统BI厂商形成一定的冲击,但从整体上看,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无论是新老玩家,迎来的都将是一个重大机遇。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