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品种理财规模增至4.3万亿,达2023年最高|银行理财观察㉒
财联社8月22日讯(编辑 林卓然)8月以来,投资者理财期限偏好短期化,截至上周五,最小持有期产品规模持续扩张,增长至4.3万亿元,达2023年最高水平。另外,理财收益率上,8月上证指数从月初收盘价3290.95下跌至3131.95,跌幅4.8%,权益市场表现不佳,导致偏债混合代表产品业绩弱于纯债代表产品,理财子产品破净率上升幅度扩大,银行理财整体规模增速明显放缓。央行近期调降多个基准利率后,未来理财或将重回扩容通道。
破净率上升,理财存续规模增长放缓
8月以来,权益市场表现不佳,上证指数从月初收盘价3290.95下跌至3131.95,跌幅4.8%。导致理财偏债混合代表产品业绩弱于纯债代表产品,理财子破净率上升幅度也有所扩大。
根据广发固收刘郁团队的测算,截至18日,偏债混合代表产品净值区间收益为-0.02%。中长债和短债代表产品净值上行速度区间收益率分别为0.09%、0.10%。理财子产品破净率上升0.68pct至3.2%。其中股份行理财子及合资理财子破净率打破8月以来的下行趋势,上升至2.5%、5.2%。国有行理财子和城农商行理财子破净率延续上行趋势,上升至5.7%、1.8%(前值分别为4.1%,1.43%)。
整体来看理财公司近期的收益水平,根据普益标准的统计,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近7日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16%,环比下跌0.02个百分点。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86%,环比下跌0.25个百分点;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38%,环比下跌0.45个百分点。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增长也有所放缓,根据刘郁团队统计截至8月18日,银行理财存量规模上升7.95亿元至27.38万亿元。其中理财子规模较上周五上升32.08亿元至23.18万亿元。投资者期限偏好倾向短期,最小持有期型产品规模延续扩张趋势增加至4.3万亿元。达到2023年以来最高规模,整体占比较上周提升0.4pct至16%。
短期限更吃香,理财年内仍有扩容机会
刘郁指出,最小持有期型产品可以视作定开型与每日开放型的过渡品种,当最小持有期结束后,其将完全转变为每日开放型产品,增加了负债端的不稳定性。在此背景下,过去七周银行理财在二级市场的配置均以同业存单为主,辅以利率债及信用债。上周理财存单净买入净买入765亿元,利率债净买入规模为170亿元,信用债净买入规模为161亿元,二永净债则由净买入53亿元下降至净买入30亿元,整体净成交规模依旧偏低。
上周央行下调了MLF和OMO基准利率,但可能出于银行息差压力的考虑,本周LPR仅调整了一年期。后续或许有存款利率调降跟进,为理财带来储蓄存款的回流。
中信证券FICC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银行净息差已经接近合理范围的下限,面临较大压力,央行二季度货政报告也提出要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因此预计存款利率新一轮调降会是大概率事件。2022年居民在海内外风险扩散之下,预防性储蓄需求高增,积累了大量的超额储蓄,其中约有3.7万亿是从银行理财中流出。2023年超额储蓄回流消费的规模相对有限,而短期内地产购买需求也难以放量,对储蓄的分流作用较小,因此超额储蓄回流至银行理财的概率最大。预计随着理财收益率的提升和存款利率的不断压降,这一过程将不断加速。届时理财收益优势将更加凸显。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