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港股上下动力均不足 机构:公司私有化和出售资产机会将增多
港股29日继续低位震荡,恒生指数下跌238点或1.2%,收报18,934点。恒生科指下跌1.7%,收报3,933点。大市成交金额仅821多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出38.9亿港元。
本周大市日均成交金额仅842多亿港元,投资气氛较淡,港股通不断看短做短,大额净流出后又再大额净流入,同样是炒作指数ETF为主,显示内资对后市都缺乏很大的信心。
由于港股通对中国政策敏感度较高,也有较大的信息优势,过去当港股通接连大额净流入后,港股后市也会较好,但目前暂时看不到这情况出现。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认为,港股市场短期向上或向下的动力均不足。当前港股高赔率但低胜率,策略上继续以做波段为主,若指数大盘调整至18,500点左右的水平,可以吸纳消费、科技、工业、医疗保健相关个股。
港股个别公司开始提出私有化或售卖资产后大派特别息的计划,股价也相继大涨,例如太古A(19 HK)、新创建(659 HK)、保利文化(3636 HK)等。随着港股的估值愈来愈便宜,预计更多企业会作出相应的企业行动来提高自身价值。
二季度经济复苏动能放缓,但复苏的大方向确定,趋势跟央行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一致。根据央行的问卷调查,二季度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0.9%,比上季下降3.0个百分点,这与高频数据环比转弱的趋势一致;二季度经营景气指数为49.6%,比上季上升0.4个百分点,而盈利指数为53.2%,比上季上升5.4个百分点。这反映经济的确在复苏的道路上,而企业盈利也在修复。
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储户收入感受指数为49.7%,比上季下降1.0个百分点。由于企业缺乏对前景的信心,没有扩产及招聘意愿,使就业市场压力仍大。二季度储户就业感受指数为37.6%,比上季下降2.3个百分点。随着线下消费场景逐渐恢复,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4.5%,比上季增加1.2个百分点。然而,居民储蓄倾向仍然较高,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0%,比上季增加0.1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