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财联社1月11日讯(记者 武超)受需求下滑、供给过剩、成本高企等多重因素影响,2022年水泥行业的效益遭遇断崖式下滑,近日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均表现欠佳。例如,1月10日,冀东水泥(000401.S
财联社1月11日讯(记者 武超)受需求下滑、供给过剩、成本高企等多重因素影响,2022年水泥行业的效益遭遇断崖式下滑,近日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均表现欠佳。例如,1月10日,冀东水泥(000401.SZ)、金隅集团(601992.SH)公告,均预计2022年净利润将会减少50%左右。
财联社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当下水泥行业陷入量价齐跌,2022年产量是自2012年以来近11年的最低值,2023年初价格仍徘徊在底部区域,预计去年水泥全行业盈利同比约有60%的降幅。不过,随着新冠疫情影响的减弱,以及基建投资偏向积极等因素,水泥行业或将迎来阶段性“触底反弹”。
而少数业绩预喜的水泥上市公司,则主要受益于多元化发展。财联社记者关注到,在经营与环保的压力下,水泥企业频繁做出资产买卖行为,与此同时,转型投资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则蔚然成风。业内人士认为,值此行业低迷时期,择机出售低质资产,积极谋求转型是一种明智选择。
水泥量价双减 行业全年盈利同比或降六成
从量与价的两方面观测,水泥行业都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全国水泥产量19.5亿吨,同比下降10.8%,国内水泥产量是自2012年以来11年的最低值。
“2022水泥行业的需求与往年相比,下降幅度比较明显,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卓创资讯分析师王琦向财联社记者称,水泥行业面向的下游领域相对单一,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以及基建等领域投资增速对水泥需求而言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去年房地产行业整体景气度欠佳。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亦持有相似观点,其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导致水泥企业业绩下滑、水泥行业不景气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去年基建投资增长乏力所致,“这表明基建与房地产市场需求仍然处于低位状况,虽然目前预期稍有回暖,但市场供需仍呈过剩态势。”
这可以从统计数据得到验证,去年基建投资已经陷入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39万亿元,同比下降9.8%;从拿地情况来看,2022年1-11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11621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0.5%。
伴随着需求低迷,水泥价格亦“高台跳水”。据Wind数据,水泥价格由2022年初的约500元/吨,持续走低至去年内的364元/吨左右。尽管去年四季度有所回暖,但进入2023年初,水泥价格再度受挫,目前主要在400元/吨以下徘徊,这一价位处于2018年以来的历史底部区域。
反观主要原材料煤炭则形成鲜明反差,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2023年初价格较2018年增长约80%。
值得关注的是,长三角地区的水泥价格正在全国市场领跌,短期内下跌幅度较大,此前2018、2019年下降130元/吨以上,2021、2022年下降40元/吨左右,2023年开局已下跌21元/吨,目前均价约为366元/吨。
对此,天风证券研报认为,元旦过后,国内水泥市场需求整体继续减弱,主要是受春节假期临近影响,工人陆续返乡。价格方面,在最后需求期,企业为尽可能的增加销量,继续下调价格。
在水泥量价齐跌、成本高涨的双向挤压背景下,致使行业利润下滑严重。根据数字水泥网预计,2022年水泥行业利润预计大幅下滑60%至680亿元。从各区域的价格表现看,无利润增长区域,下滑幅度有所不同,利润下滑幅度较大的主要包括广西、广东、长三角、西南等地区。
盈利基本筑底 基建拉动景气度有望回升
水泥行业盈利跳水,在行业龙头企业的财报中已有显现。作为一家产业链完整、全国性布局的水泥企业,冀东水泥公告称,预计去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亿元-15.2亿元,同比降低51.96%至45.91%。此外,金隅集团公告称,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14亿元,同比降低52.3%—59.1%。
这两家公司业绩预告中均提及,受新冠疫情反复及房地产行业下行等因素影响,水泥和熟料综合销量同比下降;同时,受煤炭等主要原燃材料价格同比大幅上涨影响,水泥和熟料成本同比上升,进一步压缩了水泥业务乃至新型绿色建材板块的利润空间。
不过,虽然2022年的境况不算太好,但财联社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2023年的水泥行业还是有值得期待的地方,由于基建投资拉动效应,市场对于今年水泥、钢铁等建材需求预期有所增强。
据悉,新年伊始,多地掀起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潮。据不完全统计,1月份全国已有18个省市县(区)举行了一季度重大项目的现场推进会或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超2万亿元。
而在今年首批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中,加码基建成为各地不约而同的选择。例如,四川正式启动建设42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6380.9亿元,其中包含7个铁路项目、9个收费公路项目、37个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和46个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
对此,柏文喜认为,随着投资力度和基建的全面恢复,水泥行业已经恢复了增长态势,而服务于基建行业,与基建行业高度相关的砂石骨料业务也会恢复较高的增速,“基建的稳步推进加之房地产行业企稳回暖,从而会带动水泥需求的增长,而水泥骨料的先期增长已经表明了水泥行业对于市场恢复的明确信心。水泥行业后期将会恢复较高的增速,价格也有望回稳。”
据天风证券判断,水泥企业盈利已基本筑底,当前水泥企业(以海螺水泥为例)的毛利率几乎是近20年最低水平。近期地产政策面利好较多,均指向地产需求侧,有望带动房屋销售企稳回升。而供给端收缩力度继续加大,一方面行业总产能已经基本见顶,另一方面错峰生产力度有望继续加大。因此23年水泥企业盈利改善情况仍值得期待,春季有望再次出现躁动行情。
资产整合加快 多家企业发力转型新能源
而少数业绩预喜的水泥上市公司,主要受益于采取多元化发展。例如,青松建化(600425.SH)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约4.16亿元,同比增加32%左右,不过增长并非来源水泥,而是依靠其他行业的子公司。公司称,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于2021年12月完成重整新疆美丰化工有限公司,2022年度公司化工板块销售收入较2021年增长67%。
财联社记者关注到,在水泥行业效益下滑的背景下,去年多家综合经营的上市公司陆续披露相关退出水泥行业的消息,包括9月海南瑞泽(002596.SZ)转让旗下水泥子公司,8月博闻科技(600883.SH)对水泥业务实施停产。
此外,最近一个多月以来,还有多家水泥企业挂牌出售旗下水泥资产。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12月以来,水泥行业已经发生11起股权、资产转让,涉及海螺水泥(600585.SH)、天山股份(000877.SZ)等龙头企业。
实际上,水泥企业之所以频繁挂牌转让资产、优化资源配置,除了行业效益较难回到高峰状态以外,在节能降碳的背景下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近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多部与水泥行业节能降碳相关的文件,旨在加快水泥行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进程。
据悉,2022年11月,《GB16780-2021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开始实施,目前水泥熟料单位能效达不到基准标准的产能尚有24%,其中又以中小企业为主,《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的出台让行业节能降碳任务更加迫切。
自然而然地,转型新能源业务成为不少水泥企业共识。2022年11月,海螺水泥拟发行不超过100亿元的绿色票据,主要投向光伏组件与玻璃项目。此外,华润水泥、红狮水泥、上峰水泥、塔牌水泥等也均在投资布局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
对此,柏文喜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水泥行业发展已经进入寡头竞争阶段,这也就意味着行业增长天花板的到来和利润空间的不断收窄,探寻新的业务增长点并实现业务转型也就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海螺水泥等传统水泥龙头公司也概莫能外,而向光伏、储能等新能源行业布局也是为企业第二增长曲线的必要之举。”
“如果放在十年前,水泥企业搞光伏和储能,那几乎是没什么可能的事情,为何现在很多传统高耗能产业都在积极拓展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来跨行、甚至是跨界合作呢,这个‘牵线者’就是‘碳达峰碳中和’这条主线。”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向财联社记者称,尤其是像海螺水泥这样拥有充足现金流的企业布局进入新能源产业,更是锦上添花,有利于“十四五”提出的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早日成形。
(编辑:曹婧晨)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